2019年多肉植物市場行情

早兩三年的時候可以明顯感受到多肉植物很好賣,不管是零售還是批發,去年的時候還可以感受到批發似乎很好賣,就是現在,前兩天跟兩個淘寶店主聊天,還都不約而同的說不怎麼做零售,改為做批發了…可是,如果曾經的零售者都覺得多肉不好賣,而改行批發,那麼零售還真的會好賣嗎?市場鏈條的傳播性本來就比較慢,如果你打算進入多肉市場,不妨看看中國花卉報的這篇文章多肉市場 「暴風雨」正在醞釀,作者:薛倩,不過,對普通的消費者來說,或許該說是好事,因為許多多肉的價格都下降了。
2015年底多肉市場整體價格走低、銷售緩慢,不少人擔心今春行情低迷,一度產生恐慌情緒。春節過後,多肉市場逐漸回暖,生產端普遍反映走貨速度尚可,但中檔和低檔產品價格下滑幅度很大;批發端走貨量增加,銷售額同比變動不大。在大行情波瀾不驚的表象之下,今春多肉採購商主力悄然變動、產銷從業者地位逆轉、產銷壓力增加、電商風潮更盛,所有這些都是一個信號———多肉市場起風了!
多肉植物大棚
1.價格下滑成定局,生產端從暴利向理性價格靠攏
「每天大概走200箱貨,銷量比去年同期大,但營業額下滑50%左右。」北京花香源花木場主營多肉的商戶謝伯煒告訴記者。從2015年11月開始,多肉普貨降價大潮從漳州波及到上海和山東,今年元旦之前多肉銷售持續處於低潮。
普貨價格較去年同期下滑近半,以『白牡丹』、『黃麗』、『玉珠簾』等為代表的老品種,價格由去年同期的每株2元下滑到每株1元左右,元旦前價格低至每株0.5元至0.8元。『月光女神』、『芙蓉雪蓮』等價格原本在每株10元至20元的品種降價幅度也較大,如『紅寶石』去年同期每株15元,眼下北京市場冠幅5厘米的產品批發價僅為3元。原本單株價格在五六十元的『苯巴蒂斯』、『奧普琳娜』、『青蘋果』等現在價格多在13元至20元。
「可以說,現在支撐銷量的就是價格。」杭州閩隆花卉園藝負責人王俊斌說。以福建生產的普貨為例,每箱一般放54杯,去年同期價格為100多元,今年只有60元左右,因此同樣的金額批發商可以帶走更多貨。銷售順暢,但生產端卻比較艱難,特別是對於種植大普貨和新入行的生產者來說,春季壓力比較大。「早期入市的都完成了資本累計,去年11月才開始出貨的生產者成本回收風險增加。」青島慢悠花房負責人趙輝說。眼下福建貨已銷售近六成,生產者希望清棚再種一茬,因此低價走量。不過對新手來說,低價意味著收回成本的時間拉長、虧損風險增加。
眼下,普貨出圃價逼近生產成本,中高端品種也還有較大降價空間。「春季有不少基地很難受,去年年底沒售出的產品現在長大了不想便宜賣,但不賣又沒地方繁殖,生產商很糾結。」煙台九紅園藝負責人曲學剛說。
「實際上,多肉價格下滑就是一個信號,生產者有貨就能賺的時代即將終結,這將迫使生產者更新品種結構、注重品相。」浙江萬象花卉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建橋說。
多肉植物大棚
2.生產端大宗採購減少,零售端漸成進貨主力
「2015年春天,不少大客戶過來拿貨都是20萬元起,今年3萬至5萬元的小單增多,批發商人數也多了,不過總銷售額變化不大。」趙輝說。一些多肉種植戶和經銷商表示,今春大訂單數量大幅減少,小額批發數量增加。
「大單減少實際上意味著新基地減少、引種需求減弱,在普貨品種方面表現尤為明顯。」上海利香園藝場負責人邱永利說。經過前幾年的擴張風潮,多肉生產擴張的腳步慢下來,導致進入終端市場銷售的產品數量遠遠多於去年同期。
小額批發數量大幅增加,一方面是往年生意好,春季就被大戶包場,而今年大單減少,使得小單數量增多;另一方面是網店、花店、多肉精品店等銷售者數量增加,小單增多。「由於引種需求的變化,我們基地批發的大單不穩定,但現在每週固定進貨5000元至10000元的淘寶賣家增多了。」北京秋陽園藝負責人陳秋陽說。多肉價格下滑後,流動花車也開始銷售多肉,這些也促使小額批發變多。
「以前一單一兩萬,現在一單一兩千,一天一個價,很多人不敢多進貨,所以上海地區多肉銷售比去年量減、速度慢。」上海市花卉協會仙人掌多肉植物專業委員會原會長滕柳紅說。小單變多的另一個因素是多肉價格不穩定。「現在大家怕價格再往下跌,所以不會一次拿很多貨,而且現在貨很多,不像往年要靠搶。」河北保定的多肉批發商孫浩說。
訂單結構變化意味著生產者也需要相應的改變,比如以往供給基地生產用的砍頭苗銷路堪憂,地栽植株由於運輸損耗大、銷售端上盆後成本增加也變得不受歡迎。「現在直接種地裡的產品大多無人問津,採購商只要不是自己種植都要求帶盆。」天貓壹分皿旗艦店負責人龔錚說。
多肉植物大棚
3.新品種吸引力下滑,同質化替代嚴重
「這幾年大量多肉品種被引到國內,但很多品種沒有很好地運作,就被淹沒在新品種熱潮中,國內需要時間消化這些新品種。」趙輝說。與中低檔多肉降價同步,原本被作為新品種引進的多肉快速貶值,比如『雪兔』去年4月國內價格為每株3500元,現在批發價為200元;『藍色驚喜』去年春季每株批發價為300元,現在每株40元;『海琳娜』、『026』等一大批品種價格也直線下滑。
新品種吸引力降低的另一個因素是新農場減少。不少新農場希望後發先至,因此在資金允許的狀況下,一般優先選擇新品種起步,新農場減少後,對新品種的需求同樣減少了。
原本因繁殖速度慢,價格相對堅挺的十二卷屬多肉也將面臨降價大潮。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大量組培的『冰燈玉露』、『樓蘭』、『OB』系列等流入市場,導致今春玉露價格走低,高端萬象等也可能身價不保,因此不少人打算等待3年後產品大量上市再低價引種。
「其實生產端對中高端品種的需求缺口還很大,但不像以前只要是新品種就追,現在大家的選擇比較多。」青州千卉多肉繁育中心負責人單連娟說。作為種苗商,千卉元宵節前就將春季總貨量的一半訂購出去,『皺葉月影』、『福娃』、『桃蛋雜』等新品種都非常受歡迎,一些客戶還訂購了明年的種苗。
「去年很多人就比價格,不太重視品種和品相;但今年經銷商和消費者明顯更『懂行』,知道什麼是好貨。就像我一直說的,多肉就該是有品相、無品種。」周建橋認為,現在市場進入了品相比品種更重要的時期。
新品種的日子不好過,老品種的日子也難捱。由於去年冬季遭遇極寒天氣,『金錢木』、『艷日輝』、『玉吊鐘』、『白姬之舞』等不太耐寒的品種大量死亡,所以不少人預期春季這些品種價格會上漲,結果北京等地生產的產品反而不好賣。「在其他普貨價格下滑的情況下,這些品種因量少價格沒下降,但採購商紛紛選擇其他品種代替它們,因此反而被剩下了。」謝伯煒說。多肉整體價格下滑後,同一價格區間的品種增多,下遊批發商和消費者的選擇面變寬,同質化產品的替代效應更加明顯,這也意味著普貨的「『吉娃娃』傳奇」很難再上演。「一些小農戶對新品種不太關注,反而種植龜甲龍、彈簧草、幸運草(酢 漿草)等偏門小品種的人在增加。」龔錚說。
多肉植物大棚
4.新產區衝擊老產區,跨區域調貨減少
「往年進貨的車要在基地門口排隊,今年這種情況基本看不到了。」滕柳紅在談到今春多肉市場變化時說。這並不是上海地區特有的現象,漳州、山東等地亦是如此。這一方面是由於產量增加、供貨充足,經銷商不再著急大量備貨;另一方面,新基地和大宗批發數量減少,使得走量不如以前明顯。另外,隨著其他地區多肉種植的興起,跨區域調貨數量在減少。
多肉興起初期,漳州和上海憑借老產區的聲望吸引全國買家,隨後山東作為新產地崛起,初期不為人知,部分產品流入上海、漳州銷售,隨後快速揚名,在多肉產業中爭得一席之地。在多肉熱潮席捲全國的同時,多肉生產可謂遍地開花,不但廣州、杭州、天津、北京等地的老玩家聚集區生產快速興起,其他地區也迅速出現了各種規模的生產基地。大大小小的新基地迅速從老產區的「客戶」變成爭奪市場的「敵人」。
「現在大部分地區周邊都有生產基地,一些小額批發商都是就近採購,淘寶大戶很多都有自己的基地,因此區域間調貨實際上在減少。」龔錚說,地緣優勢使得新種植者也能從多肉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還有些強有力的新產區直接從老產區「挖牆腳」,其中雲南最為典型。雲南多肉種植自2013年興起,其憑借優異的氣候條件,產品持續佔據市場價格高位,而且不少漳州、上海和山東的種植戶都有在雲南發展的意向。「做零售要講品質,漳州氣候條件明顯拼不過雲南,所以我就直接去雲南種了。」「見異思遷」的種植戶吳慶輝2015年6月落戶昆明宜良,現在基地面積達30畝。
多肉植物大棚
5.銷售壓力增加,產銷地位逆轉
「以往春天出去找貨,大部分人都得求著生產商分點貨來賣,今年不管到哪個基地,都是客氣地問要不要貨。」謝伯煒說。從生產商對待採購商截然不同的態度就可看出,兩者的地位今春大逆轉。
「應該說,今春多肉上市量較去年增加不止一倍。」滕柳紅說,銷售壓力增加使得生產商不得不「放低身段」。「去年同期,山東基本無貨可出,但今年還有不少貨留在多肉大棚裡。」龔錚2月在山東找貨時發現,由於種植量增加,生產者比採購商心急。「以前都是用量壓價,今年可以先談價,不需要量大。」謝伯煒說。
生產商一方面依靠傳統批發渠道,另一方面在嘗試做電商。「在基地跑會發現,很多種植戶,不論大小,都在自己開淘寶。」龔錚說。生產者做電商,一方面是感受到銷售壓力自主分銷,另一方面則是「過把癮」式的嘗試。淘寶上有綠野、傳奇的銷售榜樣,因此種植者希望自己能把握銷售渠道「再造傳奇」。「淘寶門檻低,算是多肉發展的一個大趨勢,而且大家對淘寶銷售心裡預期比較低,10單不少,20單不多,感覺不用太花心思,隨便做做能有幾單就行,算意外收穫。」單連娟認為,很多人經營淘寶店、微店是嘗試心理,並沒有做好花大力氣的準備,只是順應大潮。
「實際上,種植戶應把種好作為第一要務,在沒有準備的狀況下直接進軍淘寶,不能熟練運用淘寶規則,一般收不到效果。而且打造淘寶運營團隊也不容易,畢竟運營人才管理完全不同於農場生產管理。」周建橋認為,淘寶只是銷售工具,種植戶直接做淘寶並不是一個好思路。
多肉植物大棚
6.電商熱度不減,同業競爭激烈
基地型商家入駐,為擴大電商銷量起到推動作用。淘寶鮮花綠植類目小二夜昭介紹說,目前鮮花綠植類目總體銷量同比增加60%至70%,盆花綠植類增長100%,多肉類目銷量增加200%,多肉商戶數量增加近20%。銷量增加,一方面來自新客戶;另一方面,冬季低溫使得南方多肉死亡,一些愛好者在「補貨」。
不過,數據增長的背後潛在一些問題。傳奇園藝負責人江猛曾說過,「淘寶的世界只有第一,沒有第二」。雖然字面意思有些誇張,但實際談的是「大店效應」,也就是電商流量會向知名大店家靠攏,小戶生存越來越艱難。現在淘寶店競爭非常激烈,小戶為了引流可能會降價吸引買家,特別是生產者做電商,可以用低價拼市。為了保住優勢地位,大戶也會降價留客源。價格戰開打後,波及到產業的總體價格,而且低價產品充斥市場會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實際上,有時候為了做量而銷售,對我們來說是雞肋。」上海娃娃家家負責人周躍說。
「與網店相比,實體店體驗感強,還能做沙龍等,有交流感。」上海小草肉肉鋪負責人肖喆君說。在線上市場快速擴張的同時,線下市場也在快速發展,兩者存在一定的競爭關係。「不同於服裝、餐具等工業用品,多肉是特殊商品,所以未來市場還是線下實體分銷有潛力,體驗式消費是大趨勢,而且這部分對價格敏感度低一些。」周建橋說。
同時,常規花卉市場批發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除了一線城市的多肉銷售者不斷湧現外,二三線甚至四線城市的多肉銷售者也越來越多。「我們市場本來只有我主做仙人掌和多肉,這兩年又出現幾家,如果大家相互壓價就沒得做了。」孫浩在保定窯上村花卉市場,多肉經銷商增加讓他感覺到壓力。
「現在賣多肉的遍地開花,新入行的批發商不懂得控制利潤點,單純低價競爭,就會將壓力傳導給生產者,給他們錯誤的市場信號。」謝伯煒的父親以前在漳州種金琥,在低谷時期,金琥都是砸價作為附加品贈送給批發商。但他們自己到北京做銷售時發現,金琥在零售端價格仍比較高。「就像那時的金琥一樣,現在多肉也在往那個方向走,零售端還在賺錢,但生產商和批發商賠錢,導致產品日漸退出市場。」
記者感言:
多肉市場自2012年下半年至2015年下半年都是「風口上的豬」,然而這頭豬快要落地了,這是市場規律運作的自然結果。可以預見,多肉未來會以豐富的品種、低廉的價格在花卉產業中佔有一席之地。然而在從暴利向常態化轉變的過程中,必將伴隨著行情動盪和產業洗牌。從今春行情的細微之處,就可以管窺產業變化的動向。多肉從業者應警醒即將到來的「暴風雨」,提前降帆減速,尋找避風港,鍛造穩定之錨。

評論 0

  • 暱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