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木的種植配土

  眾所周知的,烏木算得上是多肉中的貴族…所以不少人在烏木的種植上也花盡心思,下文的作者Mr_CDN為了選配適合種植的烏木的配土,下了不少功夫,也許可以給各位種植烏木,或者景天類多肉一點參考。PS:原文有點長,精簡了一些,看完會對你的配土選擇有些啟發。
  先簡單介紹一下烏木原產地的狀況,便於我們建立烏木配土的基本思路。
  於1992年正式發表的烏木,是在墨西哥北部的科阿韋拉州山谷裡的砂質地表和岩石上被植物學家發現並採集到的。此區域日光充沛,氣候乾燥,晝夜溫差大。在一年當中的大部分時間屬於乾旱的半沙漠氣候,只在春、夏、秋三季出現短暫的降雨時節。由此可得,單就烏木的配土而言,「砂質」、「乾旱」是關鍵詞,這意味著同時擁有良好的持水力和透氣性的顆粒介質,是烏木天然的愛。

人人心中都有一顆烏木

  既然多肉的根系長期工作在持水性能較差的砂石環境裡,就多半不能適應持水力過強且透氣性差的基質,例如大比例的泥炭、椰糠、園土等。這些基質的共性是持水力強、蓄水期長、且微環境空間小、含氧量低。除了不利於根系健康生長之外–根系的健康生長依賴性質適宜的水分、養分和充足的空氣–也不便於控水,易造成植株不可逆轉的徒長現象,俗稱「伸脖子」、「攤大餅」。尤其是烏木這類生長在日照充足,常年乾旱少雨的環境中的品種。因此,韓國人明智的選擇了大比例顆粒(成長土)甚至是全顆粒(上色土)配方。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韓國人是如何給烏木配土的。韓國人手裡的烏木,基本源自美國,而配土,早年間則依賴日本進口。後來大棚開始成規模種植,土的進口渠道受阻,無奈之下韓國人只好棄用日本人的土,依葫蘆畫瓢研製出了自己的烏木土配方,逐漸改進,到現在已有近3年歷史。
  通過搭訕、色誘、抱大腿、威逼利誘等一系列慘絕人寰的卑鄙手段從韓國人手裡搞來的烏木專用種植介質的樣本。他們會在苗期使用成長土,在植株長到亞成(冠幅5cm)以後,更換上色土。通過樣本分析,得知了它們大概比例:
  韓國使用的烏木成長土:麥飯石(35%),輕石(20%),珍珠巖(20%),植物腐質(10%),龍泉赤玉土(3%),黑色火山岩(2%),雜誌(10%)
  韓國使用的烏木上色土:輕石(35%),麥飯石(30%),龍泉赤玉土(20%),黑色火山岩(10%),火山岩(5%)

  先來看看韓國使用的烏木成長土:
  雜質10%忽略,大棚往往大批量配土,難免會夾帶大量雜質,因此可不做考慮。
  龍泉赤玉3%、黑色火山岩2%,由於比例太小,對介質整體的影響微乎其微,傾向於理解成配土時無意中混進去的,忽略。就算不忽略,我們為其尋找到的優質替品虹彩石,也完全可以取而代之,稍後再介紹。
  珍珠巖20%,優質替品有的是,無非就是個質輕無菌保水透氣,只要你不貪便宜,就沒有理由用它(易粉碎)。
  植物腐質10%,是否能等同於雜質?暫時保留意見,多少會在保水、保肥方面做出些貢獻,椰糠、泥炭都是很好的替品。
  接下來就剩下兩位主角浮石和麥飯石了。浮石被視為一種質輕無菌保水透氣且結構穩定的典範級基質,在我們將要用到的虹彩石裡也頗具比例。而麥飯石,用途則很不一樣。在物理屬性如此不盡人意的壓力下,它就像一個土壤牧師一般,發揮著一系列不可替代的專長。稍後會詳細介紹。
  再來看看韓國使用的烏木上色土:
  全顆粒,無雜質,無腐質,有意削弱了介質的保水性、保肥性,應正了烏木控型、上色的「虐」字訣。
  也沒有了珍珠巖,多了個龍泉赤玉,而且都是20%。龍泉赤玉剛好是珍珠巖的一種優質替品:容重適中,保水透氣,且具有優秀的導水性和親根性,物理穩定性也完勝珍珠巖。猜測韓國人可能考慮上色土服役期遠長於成長土,為了確保介質更長久的維持穩定的結構,他們只好選擇龍泉赤玉土而放棄了種植時間長了容易粉碎的珍珠巖。龍泉赤玉土相比其他赤玉土更堅固,粉碎週期更長。
  黑色火山岩10%、(常見的紅色)火山岩5%,相對於成長土來說更多的火山岩含量,這意味著我們在上色土中要加入更多的虹彩石(含火山岩)。
  更多的浮石,作為一種相對貧瘠的基礎介質,應該意在削弱介質的養分供給,單純保留其保水透氣性及堅固的結構,虹彩石裡也有浮石。剩下的就是被削弱了比重的土壤調節大師麥飯石了。
  綜上,我們基本摸清了韓國人給烏木配土的思路。
  1.顆粒為主,兼顧持水力和透氣性;
  2.肥力低,但不失豐富的礦物質、微量元素等;
  3.確保不俗的親根性和導水性;
  4.相對穩定的物理結構。
  5.弱酸性介質環境;
  6.適中的容重
(田間自壘結狀態下單位容積土體(包括土粒和孔隙)的質量或重量稱為土壤容重。土壤容重是土壤肥瘦和耕作質量的重要指標,土壤容重高說明土壤緊實,孔隙數量少,土壤的水分、空氣、熱量狀況較差)。
  作者做了些持水性測試和導水性測試後,最終選擇了以下5種介質:麥飯石、虹彩石、仙土、龍泉赤玉、高位泥炭。這裡簡單提一下高位泥炭,泥炭土根據分佈情況被分為3個亞類。簡單說低位泥炭屬富營養型,有機質含量較低,偏鹼性。而高位泥炭正好相反,屬於貧營養型,有機質含量較高,偏酸性,造炭植物主要為地表苔蘚類植物,因苔蘚類機體構造,能更好的兼顧持水與透氣的需求。中位泥炭就是高、低二者的過渡層,兼顧二者的屬性,PH值呈中性。
  這些介質中持水力時間最長的是虹彩石,我想這和虹彩石裡大量保有的多孔質火山岩及浮石有著直接關係。接下來是龍泉赤玉,這一點也不奇怪,熟悉赤玉土的人都知道。但它的持水時間只位居第三,排在第二的則是持水量表現適中的,水分蒸騰緩慢的仙土。最不給力的是麥飯石,持水量、持水時間都出奇的低,但在我們無法拋棄它在微量元素、水質平衡、土壤改良等方面做出的傑出貢獻的前提下,將它視為一種有效削弱介質持水力的調節劑,也是它的第二意義所在。
  此外,這些介質種的虹彩石,龍泉赤玉土,高位泥炭都有比較好的導水性。良好的導水性(包括自下而上吸水的能力)能確保水分在介質內部均勻的擴散、存儲,有利於根系的發展和平衡。
  最終我們得到了一張比較全面的介質屬性表,如下圖:

烏木種植常用介質屬性表

  正題來了!有了以上參考、分析、測試等工作,問題變得明朗而精確,再經歷數次嘗試和調整,我們最終確定了這樣的配置比例。
  烏木成長土介質構成:虹彩石(20%)、龍泉赤玉土(20%)、仙土(20%)、麥飯石(20%)、高位泥炭(20%)
  烏木上色土介質構成:虹彩石(30%)、龍泉赤玉土(30%)、仙土(20%)、麥飯石(20%)

  首先要說明,本文意在分享烏木的家庭種植土配方,烏木又是貴貨中的戰鬥機,所以這裡用到的介質都是不計成本的。換句話說,選用的都是同類可替換介質中的最優選擇,就當是豪華版吧,烏木完全配得上這樣的介質陣容。關鍵在於優質的介質確確實實能給養護者帶來很多助益和額外的收穫,所謂精養,配土是個繞不開的環節。至於大棚用土,則可根據剛才談到的原則和原理,結合大棚濕熱的特殊環境,自行確定性價比更高的廉價替品,這裡就不展開討論了。
  先來看看經過我們改良的本土化了的烏木上色土的配置。
  1.基質:
  選用持水、透氣性俱佳且少量含有長效緩釋肥,弱酸性,無菌,結構、性質穩定的虹彩石作為基礎介質,為配方定性。
  2.基質增益:
  為了全面提升基質的導水性和親根性,龍泉赤玉作為這方面的專家義無返顧的加入了隊伍。
  以上兩種介質的混合體佔據了配方60%的比重,作為培養基,同時確保了持水力、透氣性、導水性、親根性,也維持了適中的土壤容重,奠定了弱酸的介質環境。
  3.主肥來源:
  前面已經介紹過,因原生地客觀因素和烏木上色、控型的特殊要求所致,烏木在生長時僅需要適可而止的肥力。虹彩石裡緩釋肥的比例看來太小了,我們找來了最適合烏木的天然肥源介質:仙土。相對於其它富營養介質,它具有堅固且穩定的顆粒狀結構,能兼顧持水力和透氣性,又能提供植物生長所必須的氮、磷、鉀等主要肥力,再加上它的親根性、弱酸性、無菌、防蟲等優勢,這一切都令它很難被取代。
  4.補足和調節:
  例數麥飯石的優勢,可能十個指頭都不太夠。首先為植株提供了豐富的微量元素補給,其次改善水質、活化土壤、供氧,同時也具有長期穩定的物理結構,不影響介質的透氣性。還有剛才提到的,在過於潮濕的環境裡,加大麥飯石比重能對介質的持水力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
  在上色土的基礎之上,我們再來看看專供小苗(冠幅5cm以下)使用的成長土配置。
  小苗茁壯成長對介質的需求有什麼不同?簡單說就是更充足的養料供給和源源不斷的水、空氣。但有得必有失,為此可以放棄甚至是必須放棄的,是對緊湊株型過分的強調和過早因施虐上上的漂亮顏色。那麼如何改造呢?加緩釋肥?這顯然不是明智之舉。既提升介質的持水力,又不能過多損失透氣性,還要保肥和適度提升肥力,選擇富含有機物又保水透氣的高位泥炭土,看來是不二的選擇。考慮到虹彩、龍泉赤玉在保水、親根方面是同樣優秀的介質,看來和泥炭有些重複,於是我們適當降低了二者的比例,為泥炭的參與騰出一席之地。而麥飯石、仙土作為介質供給的主要來源,比例維持不變。
  關於鋪面、墊底介質:
  1.鋪面——麥飯石
  麥飯石是飲用水濾材的主要原料,是因為它蘊含的那些礦物質、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氨基酸、氧分是「過水溶出」的,它對有害物質的吸附動作也是通過「過水」完成的。考慮到澆水時自上而下的流動性,這是麥飯石鋪面的主要原因。另外兩點好處,一是美觀,二是麥飯石容重大,壓在上面有利於穩固介質的物理結構,降低因搬動、震盪所導致的顆粒介質內部位移、摩擦引起的傷根風險。而且還能非常有效的避免介質表層的輕質材料(如浮石、泥炭等)被風吹跑。
  2.墊底——大顆粒浮石
  盆栽底石,是個老話題了,實踐證明對於精養來說還是很有必要的。要求質輕,顆粒大而堅固,孔隙多,貧瘠,能迅速散失水分,在植器底層形成一個水分調節層,便於空氣順利進入它之上的根系發達區域幫助根系健康代謝、生長。我們認為大顆粒浮石(粒徑約8-20mm)是個不錯的選擇,一直用它給種植烏木的植器墊底,可以根據大小分分類,把最大的放在最底層,然後往上依次變小,最後和烏木配方土平順銜接(大顆粒的火山石也是不錯的替品)。
  當然,也要借此稍作提醒:嚴格來說,北方乾燥、日照充沛,而南方濕熱多雨,晴天相對較少,這樣的差異性的確會對介質屬性造成一定影響。那麼在乾燥的地區,介質中應更加強調虹彩石、赤玉土等持水力強的介質的保有量,甚至可以考慮為介質加入少量高位泥炭;而在潮濕的地區,則可以考慮適當減少保水材質的比重,用更多的麥飯石取而代之。也可以選擇一樣的配土,在澆水頻率上有所調整。
  關於顆粒大小的問題:
  栽培介質中,顆粒大小一直被認為和親根性有直接的相關性,所以有必要最後說明一下粒徑的選擇。
  虹彩石,只有一種規格。當中顆粒大小相對豐富,能夠合理的相互堆砌,填充。
  龍泉赤玉,3-6mm規格。
  仙土,小號,粒徑大約在3-10mm之間。
  麥飯石,3-6mm規格。
  提醒:所有介質(除泥炭外)使用前應過1mm篩,清除粉塵,確保良好的透氣性。
  應該有人會問,用於苗期的成長土,要不要使用比上色土更細的顆粒?這一點我們一開始也很當回事。後來經過大、小顆粒種植的比對試驗,我們發現,與上色土大小一致的成長土顆粒種出來的苗子,反而比小顆粒種的苗子成長得更加健康、茁壯。究其原因,我想是因為在成長土中添入的高位泥炭,本就已經靠它細碎、易散的特殊構造,適度填充了顆粒間的孔隙,讓介質變得更加緊實,等於變相縮小了介質的粒徑。如果再縮小成長土的粒徑,則有一點操之過激,介質持水力過剩,而透氣性又不足了。
  至此,我們有必要重溫一下最初敲定下來的配土思路,是它指引我們最終找到了答案。
  1.顆粒為主,兼顧持水力和透氣性;
  2.肥力低,但不失豐富的礦物質、微量元素等;
  3.確保不俗的親根性和導水性;
  4.相對穩定的物理結構;
  5.弱酸性介質環境;
  6.適中的容重。

  我想同時它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配土這件事是條條大路通羅馬而萬變不離其宗的。只要抓住了這個「宗」,其實形式上怎麼變都可以。還有僅靠澆水技巧就能把純泥炭栽的祖宗伺候好的呢,沒法說。但對於我們這些新手來說,還是老老實實把土配好,才能彌補我們日常養護方面的粗糙和笨拙,養出更精緻的烏木來。這些工作,僅僅代表我們自己的思路和經驗,而不是唯一答案,在此奉上,希望能對需要的人有幫助。
  近年園藝漸熱,市面上能買到的各種栽培介質品牌多樣,質量參差不齊,以次充好,假貨盛行。肉友們挑選配方原料時一定要睜大眼睛,多方咨詢。網路上也能找到不少關於各種介質真假好壞鑒別的經驗貼,多看多學,適當時交點學費,才能找到上等的原料,養出精緻的烏木來。有機會我們一起把經驗分享一下,好好討論討論好壞真假的問題。

評論 0

  • 暱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