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的原生地多在沙漠荒野之地,土壤貧瘠,養分很少,因此也有許多種植愛好者提倡多肉植物的種植應該模擬其原生環境,不施肥,少施肥。但是植物生長,肥料又是必須的,十萬個為什麼告訴我們,植物生長三要素,是英國人發現的,通過焚燒植物後得到的灰燼,科學家分析出了大量的氮、磷、鉀,和微量的其他元素。於是得出了結論,植物生長三要素即是:氮、磷、鉀。
氮元素主要集中在植物的枝葉上,所以通過補充氮肥,可以促進植物枝葉的生長,枝繁葉茂就是氮肥的功勞。
磷元素主要集中在植物的生殖器官——也就是花和果實。通過補充磷肥,可以促進植物的花芽分化,果實發育。碩果纍纍就是磷肥的功勞。
鉀元素主要集中在植物的根莖組織上,補充鉀肥可以讓植物莖桿粗壯,根系發達,增加抗倒伏能力,增加抵禦外界侵襲的能力。根深蒂固也就是鉀肥的功勞。
除了浮雲般的微量元素,肥料的作用大致不外乎以上3點。
家庭栽培多肉植物,參照前面章節的配土,在盆底埋入一些緩效花肥或者有機肥,再加上定期的換盆換土,生長緩慢的多肉植物幾乎不需要額外的肥料補充。和草花不同,多肉植物一年長几片葉子的特性,造成了它極少的消耗。消耗少自然吃的就少,況且,還有一年中幾個月的休眠。所以,對於養分的需求,土壤中現有的已經足夠了。
除了底肥之外還可以考慮適時施追肥。這裡的情況相對複雜些,因為說說都是仙人掌類植物,其實不同的品種之間,由於品種本生的特點不一樣,差別是比較大的,更何況多肉植物分屬不同的科屬,雖然都有耐旱的特點,但其中的差異還是很大,更要區別對待,謹慎施肥。對一些生長強健的品種,如仙人掌屬、仙人球屬、乳突球屬、強刺屬等等,在生長季節裡,只要按照「薄肥勤施」的原則,沒有任何問題的。
對於一些如巖牡丹屬、帝冠、花籠等生長極為緩慢的品種,以及生石花屬的多肉植物,還是少澆或不澆為好。這就是說,施肥和澆水一樣,要和這些品種本身的生長速度相適應。越是需要少澆水的品種,也就可以少施肥。不過一些多肉植物在養的過程中,加大溫差,促進生長,也經常施一些速效肥,效果顯著。所以施肥一定要根據多肉植物生長情況來調整,這樣可以起到良性循環的作用。
此外還有一種應該施肥的情況,就是當多肉植物開花時候。
植物開花結果需要消耗大量的養分,不光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磷肥。植物的開花結果是一次重要的生命週期,所以每到這個時候,植物全部的組織都會配合這次生養後代的重要行動,其中包括:莖桿會加粗以防止花朵果實過重而倒伏。根系會抓的更深,幫助吸收更多的養分。有些植物連葉片都會適當的脫落,以免遮擋昆蟲的授粉和果實的采光。
綜上所述,多肉植物需要更多的養分來支持開花結果,這其中除了前期的積累,更多的是需要外界的及時補充。野外的十二卷不比人工栽培的,野外的十二卷雖然也會長3、4支花劍,出個幾十多花,但並不是每朵花都有機會授粉成功,相反,這個比例更多的時候甚至是零。(這是由百合科植物花朵的結構決定的)而家養的就不一樣了,授粉成功率會高很多,有時甚至是一支花劍結十幾二十個種莢。番杏科植物情況也大致相同。所以家庭栽培的多肉植物由於需要滿足雜交授粉的消耗,需要更多的額外肥分補充。
開花肥以磷肥、鉀肥為主,其他元素為輔,最好以液態形式進行施用,以快速起效。可以選擇的是花友、花多多之類的專業花肥,也可以直接施用磷酸二氫鉀。施用比例控制在1:2000左右,也就是1克肥料配2公斤水。這裡要再次說明,有些大仙會認為1:1000的比例比較合適,但那是在大棚和溫室栽培環境下,植物生長旺盛才可以用這個濃度,家庭環境下,植物吸收養分的速度遠不比大棚和溫室,所以能淡就盡量淡。
施肥的時間選擇在花期,即花劍冒頭開始,半月一次,隨同澆水一起施下。一直施到種莢成熟為止。需要控制花期,協調開花時間的個體,可以少施或者不施。
多肉植物缺肥並不常見,肥多燒根倒是經常遇見。前面說過多肉植物根系的滲透壓,主要也是針對過度施肥來說的,過度施肥的結果,往往容易造成施一次就爛一次。但是為了讓多肉植物長得更漂亮,也相對快一些(這樣會很有成就感),施肥是很重要的一環,在能養活多肉植物的基礎上,就要向養好發展。不過,從保守的原則出發,一般初養多肉植物,還是不施肥為好。因為多肉植物算不是很吃肥的一類,一般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也足能對付。而施肥往往以液態肥為主,這樣容出現和澆水不當一樣的副作用。主要原因就在於養多肉植物最容易出現拔苗助長、急於求成的心態。畢竟多肉植物有其特有的生理特點,我們雖然可以在一定程度通過改變局部環境,提高他們的生長速度,但是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他們,否則必然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