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建個多肉植物大棚

  建大棚可能是許多多肉愛好者的夢想,既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又可以賺自己喜歡的錢,如果連錢都已經不稀罕了,那還有什麼需要考慮的嗎?趕緊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啊。建大棚這事,博主自己也有考慮過…大約是想留在以後…如果你想要開個多肉植物大棚,不妨看看作者紙醉金迷的這篇文章,她已經有了自己的大棚,也有心得與大家一起交流。
  前言:越來越多人有建棚創業的意向,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合適還是不合適,或者怎樣做才是對的。每個人選擇每條路,不只是外部因素的影響,更多是自己個性經歷等內在因素的引導。
  作為一個經濟學本科生(有文化的農民,還是農民啊),我盡力在這個帖子裡闡述一些我對當前多肉市場的看法,當然,這只是我的一部分觀點,並不一定代表實際,僅供參考。我只能說,我稍微比你們往前走了一段路,我盡力讓你們看到我所看到的,但不一定是適合每個人的通向成功的路。
  一.去年大概差不多也是這個時候,當時聽到金華某個大集團一下子在韓國進了茫茫多的肉,突然想到狼來了。在每個市場,大魚吃小魚是非常非常正常的現象,很不幸的是,我是小魚愛吃的蝦米。突然覺得對前路有些迷茫,然後就開車出去轉轉。在上海,我問我的朋友,以後我們怎麼辦。她說,不知道。對於前路,都挺迷茫的。韓貨一直在跌價,海淘的門檻不斷降低,國內繁殖的速度太快,我們不知道以後會怎麼樣。
  景天的繁殖速度太快,太快,基本上溫濕度合適葉插一季就能出貨了,而這塊市場越來越受到關注,越來越多的投機者進場,最終會導致產能過剩,一方面確實拉低了多肉的價格,另一方面很多肉積壓在地裡了。很快就會有很多賣不出去的肉最終被夏天吞噬。
  二.我們一直覺得多肉突然掀起的熱潮有些盲目,我很多什麼都不懂的親戚朋友都會花錢去買,但是他們根本什麼都不瞭解,然後我就覺得這樣的熱潮不一定會一直持續下去,因為每過幾年就會有新的事物產生。但是多肉,和之前流行過的其他植物有些不同。首先是環境的不同,自媒體的出現,使這股熱潮有了持續的可能,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新型社交工具的產生,會讓很多人跳進這個坑,同時間接得維持了這股對多肉的熱度。很多人也許就是因為微博大神的美圖才義無反顧得跳進了肉坑。二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在溫飽不成問題的今日,很容易會有其他方面得到需求,在這種條件下,園藝發展迎來了新的機會,當我們購買植物不止為了綠化,吸甲醛和新鮮空氣的時候,就來到了園藝的另一面,藝。以前這是屬於小部分人的樂趣,比如盆景,插花,但是現在多肉的色彩和花盆的搭配,也可以算得上是一種「藝」了。無限的可能,帶來無限的活力。也就是說,多肉還有前途,還有未來。
  三.未來在哪裡?在很多市場,其實已經慢慢趨向飽和。我們在淘寶看到很多店舖賣普貨或者賣韓貨生意很好,就會想為什麼我們不能進入這個市場呢?但是,這真不是個容易的事兒。首先,很多大店舖之前的積累,足夠他們在賣葉片葉插出來的貨的時候,你卻要重新花錢去進貨。其次,他們之前的信譽和積累足夠他們能以比你更高的價格賣出甚至比你質量更差的多肉,明白麼?
  四.創業不只和市場相關,其實更多和每個人性格相關。像我,只適合做產品不適合賣產品,所以老老實實去做農民種肉。每個人有自己擅長的方面,需要自己去把握。我個人覺得多肉將來發展的兩個趨勢,一個是本地化,一個是專業化。我主要說說關於本地化。
  如果有實力的話,完全可以建一個依托多肉為核心的整體旅遊觀光休閒農莊,包括燒烤,採摘,釣魚等等為一體,我有本地的朋友在做這個,基本上收入是我的好幾倍,關鍵是她們根本不懂肉。她們宣傳做得比較好,主要靠接待班級,公司集團客戶為主,並且經常搞活動,這些人流多多少少會帶些肉回去,並且燒烤,採摘都會有收入。另外本地化的拼盤生意完全比單純的普貨的銷售要好得多,這就是一部分「藝」的體現,個人審美的附加值。很多店舖花盆的利潤遠比賣多肉好。我的意思是每個人需要找對屬於自己的和本地的盈利點。
  其實每個人的路在自己腳下,當初我剛剛走上這條路的時候我什麼都不懂,至少你們還懂得上仙珍。開個玩笑。

評論 0

  • 暱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