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薈科多肉植物的栽培指南

  本篇文章是關於蘆薈科(包括十二卷類的)多肉植物種植,信息蠻全面的,涵蓋了配土、緩苗換盆、氣候光照、澆水施肥、病蟲害防治等,文章比較常,看完之後,相信你也會有收穫,不只是蘆薈科多肉植物哦,其他植物也有可以借鑒的地方,原文的作者是仙人堡主人
  這裡談論的栽培是一般意義上的傳統種植方法,無土栽培、水培、營養基培育等方式,不在討論範圍。任何人為的或技術上的為產生植物變異,以及生長、繁育和環境的改變也不在此討論範圍。傳統的栽培方法可能具備的好處,一是有利於環保,不會因材料的選擇和遺棄造成環境的污染,二是可能更容易被接受而獲得心理的滿足和愉快。
  這裡所說的蘆薈科多肉植物,主要是適合家庭栽培的小型品種,包括瓦葦(十二卷)、松塔掌、脂麻掌(沙魚掌)和小型蘆薈品種。

脂麻掌屬(沙魚掌屬)的一些多肉植物

  一、栽培蘆薈科多肉植物的介質(土壤)
  常規情況下,土壤提供植物生長的基質和必要元素。一個好的栽培土壤應該是保持一定的水和空氣,盆土水分能在一定時間內揮發掉。也就是說疏鬆透氣是最重要的,土壤顆粒在1-5mm的左右可能最好。
  我採用的土壤配方主要是煤渣、泥炭土和赤玉土等顆粒狀介質。蜂窩煤在燃燒後的煤渣是我喜歡選擇的材料,因為蜂窩煤的黏土等成分在燃燒後可以具結成顆粒。煤渣使用前要放置一段時間並澆水去除鹼性,俗稱「退火」。乾燥後粉碎煤渣,用最小的篩子篩去微塵。泥炭土應該選擇深色的,深色泥炭的有機質可能更多被腐熟,盡量不要選用市場上銷售的一種精粉泥炭,這種土非常粘重,其它過於粘重的土壤也不適合這類植物的栽培。一種被製作成小顆粒狀的泥炭顆粒土在使用中也是相當好的材料。將這些土按照1:1的比例混合,並保證土壤裡含有1份泥炭土或營養土,如果加入少量的草木灰和骨粉會更好。
  有些顆粒材料不容易獲得,也可以選取珍珠巖、粗沙、仙土、蘭石、火山岩等材料,最好都過篩去掉微塵,如果不篩選,可以加入多一些的粗顆粒介質。越大型的種類對土壤要求越不嚴格。需要注意的是野外的土壤不論看上去多肥沃優秀,可能也不適合家庭栽培,如果你一定要選擇這類土壤,請務必要消毒!這些土壤裡的真菌和細菌對家庭栽培的植物都可能是致命的,害蟲及其蟲卵,甚至是益蟲(如蚯蚓)都有可能對多肉植物帶來災害。
  多數植物喜歡中性到偏酸的土壤。純煤、煤塊燃燒後的物質(煤渣)過於鹼性,最好不用。中藥渣、酒渣、椰殼、樹皮等,或者過於酸性或者含有大量未腐熟的有機質,在栽培中可能發酵、寄生有害病菌而損害植物根系。
  二、種植蘆薈科多肉植物的容器(花盆)
  長期以來人們認為瓦盆非常適合植物的生長,瓦盆透氣透水性能非常好,不利因素主要是笨重、佔地方、不美觀,更主要的是不利於保持水分,可能在溫度高或通風好的情況下快速失去土壤水分。在選擇顆粒土壤栽培時,瓦盆反而更加不利於植物生長,這就是為什麼要選擇土壤後再去選擇花盆的原因。塑膠盆和紫砂盆更適合這些植物,這2種盆的取捨主要決定於價格和重量,塑膠盆應該更經濟和輕便,我選擇塑膠盆作為這些植物的栽培容器。
  花盆的大小和深淺也會影響多肉植物生長。一般來說生長快的和大型的植物要選擇較大的盆子,小型品種和生長遲緩的植物需要小一些的盆子。瓦葦屬(Haworthia)中的根系肥大品種,如玉扇、壽,可用深盆子。蘆薈屬(Aloe)、脂麻掌屬(Gasteria)的較大品種根系分生很多,生長也比較快,也需要深盆子。如果對植物生長習性不是非常瞭解的話,用小一些的盆子會好些,但需要在植物生長到一定大小的時候換盆。
  通常我會選擇比植物伸長直徑較大一些的盆子種植,這樣可以「懶」一些而不必要經常換盆。大些的盆子更利於植物恢復後的根系發育,但是在剛栽植而根系沒有發育好的時候,澆水要少些。如果是把根系提升種植——如瓦葦屬的玉扇——把一部分根種在土壤外部,以防止腐爛的種植方式,需要更深的盆讓根系生長。那些弱小的或罹病的植物需要特別小心,盡量選擇土壤容易乾燥的盆子。
  三、蘆薈科多肉植物的栽植和換盆
  新鮮的植物應該盡早種植,修剪老的根須和葉子並不會非常影響植物的生長,那些具有很嚴重傷口的植物才不能立即種植。晾乾植物的時間似乎很難掌握,尤其對於新入手的栽培者,一般來說不是特別炎熱乾燥的氣候,3-5天已經足夠了。如果是交換或購買的植物在路途中耽誤時間過久,通常植物浸泡在15-25攝氏度乾淨的水中1-2小時,待植物葉子舒展後揩乾外表水種植可能會更利於植物恢復,當然也可以直接種植。對於植物是否應該塗抹一些幫助生根或避免感染的藥物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判斷和信心,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植物多數會自己抵抗外來的侵擾,只要植物是健康的。生根劑和抗菌藥物能起到幫助植物抵抗侵擾,你只要按照說明書的要求劑量使用是不會產生藥害的。
  蘆薈科類的多肉植物栽種是很簡單的,一般我都會將植物種在盆缽的中間位置,盆的上方留出一些方便澆水。剛種植的植物要不要立即澆水和放置在陽光下,主要在於植物種植前的狀態,良好而健康的植物應該立即澆水並放置在適合它們生長的環境下,對於植物的恢復沒什麼阻礙,反而可以促進植物健康生長。那些徒長瘦弱或罹病的植物應該放置在遮蔭而通風的地方,等待它們的根系恢復並逐漸強壯後再轉移到正常的環境下栽培。
  新栽植的植物不要立即噴施藥水或施肥,不要立即截取營養體進行無性繁殖,不要立即取下新萌發的側芽或側苗,也要避免有性繁殖,去掉花苞,保證營養生長的充分
  植物換盆可以通過觀察判斷:盆土乾燥很快,根系因過多導致土壤突起或土壤表面佈滿根系,植物過大超過盆缽邊緣或側芽過多導致生長遲緩,都是盆土不能提供足夠營養需要換盆的現象。一些遭受病蟲害的侵擾或土壤酸鹼不適宜,或植物嚴重受害的情況也需要及時換盆。
  換盆前幾天不要澆水,待土壤略乾燥後容易取出植物。陰雨天氣、炎熱、冰凍等惡劣氣候環境下避免種植和換盆,可推遲幾天等天氣晴好後再進行。
  四、蘆薈科類多肉植物的光照
  總的來說,多肉植物是需要明亮而強烈的光線的,瓦葦(Haworthia)等蘆薈科植物在南非產地也一樣。事實證明,在原產地它們都充分地暴露在明亮的太陽光線下。特別是成年的大植物可能生存在這樣苛刻的情況,而許多更小的植株實際上被發現在岩石或灌木的下面。在生長季節,可能會有草和灌木遮擋部分陽光,以避免植株被烈日暴曬。栽培上完全的暴曬雖然不至於曬死,但是會產生不佳的觀賞效果,植物也顯得沒有精神。
  我習慣上是讓植物盡可能多的在陽光下曬,這樣做的原因我是這樣想的:
  1)我們這裡的光線質量不高,特別是城市中,城市建設和污染使紫外線和光線質量大大下降,而且多數城市不在高原,比原產地光線差很多。
  2)光線可以抑制多種病菌生長,增強植物抗性,生長茁壯。
  3)避免徒長,同時有利於盆內水分的蒸發,讓植物更好的適應本地區環境。還有一點就是當溫度過高,而光線不足,植物葉子會明顯長長並且失去一定的光澤,這時候的徒長會使植物相當衰弱,解決的辦法也只有盡量通風並增加光照
  蘆薈科多肉植物並不是只有在強烈光線下生長,在家庭它們也能很好適應較少光線的情況。它們比較合適每天得到幾個小時的來自東面或南面窗口的直接陽光,並且在白天剩餘時間內能接受到明亮的間接光(散射光)。西北面的窗台有時候也適合小型的品種,但是夏季的西曬是有危害的,需要防止過度的高溫和陽光,冬季則可能光線偏少。這些植物也能很好的適應全光照的溫室或陽光房,大多數品種需要在冬季接受更多的直接陽光來增加溫度,而夏季需要給予適當的遮蔭。這些植物也可以很好的在人造光環境下生長,他們更喜歡自然光比由標準螢光提供「生長光」要多,這就是說我們應該盡量滿足用自然的陽光環境栽培,這樣不但節約能源,還可以讓植物生長的更好。白色的暖光源和冷光源電燈泡提供的人工混合光源可以比較好的協調光強度和光譜平衡,這樣的人工光源可以補充植物缺少的光照。因為我沒有測量光線的儀器,但是根據朋友的介紹,冬季寒冷季節(11月—2月)一個普通的加熱器,並增加一種1,000瓦特金屬鹵燈(晚上7點開始到夜裡)可以保持植物比較好的光照和溫度。
  許多種植者發現,在強烈的或是明亮的光線下,植物可以生長成為人們喜愛的深色或具有吸引力的顏色(如紅色),生長出非常緊湊而低矮的植株。光照不足,植物葉子會徒長變長並且失去豐富的色彩和紋路。
  蘆薈科多肉植物是一種生命力很旺盛的種類,能很好的生長在靠近窗口的室內、陽台或屋簷下,以及無霜期間的室外和溫室內。需要小心的情況是,如果它們栽培在沒有或較少直接陽光的環境中,不要立刻轉移到光線強烈的室外或溫室中,這樣很容易被曬傷。應該逐漸地增加光線,直到完全接受全光照,這個時間大約需要幾個星期,主要看植物的適應狀況。
  月亮的光照據說對植物生長有一定作用,一般白天有陽光的地方,夜晚是可以接受月光的,這似乎印證了白天和夜晚移動植物放置地點所造成植物生長不良的一個佐證。
  五、蘆薈科多肉植物喜歡的溫度
  多數蘆薈科多肉植物喜歡涼爽的溫度,適合溫度大約在10—25攝氏度,並能有10度以上的溫差最好。植物需要最低5攝氏度以上溫度保持健康狀態,接近0度只要保持土壤的乾燥,植物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我在栽培過程中出現過土壤表面結冰的情況,如果能立即緩解低溫,也不至於讓根部受傷。通過適當的手段增加冬季的溫度是必要的,如果冬季的室內加溫而使溫度過高,需要小心的是春季不能突然遇到溫度降低,這樣植物很難適應的。
  過低溫度是這些植物強迫休眠的原因之一,高溫也是一樣。通常夏季的高溫對植物的傷害遠沒有低溫來的厲害,到底多少度高溫和持續多長時間可能導致這些植物死亡?我曾經在白天溫度60攝氏度2個月沒有澆水的情況下,植物仍然沒有死亡,而有的植物死亡的原因似乎不是高溫而是嚴重缺水造成的!所以,那些葉質較厚的品種似乎比看上去那些小型的表皮堅硬的品種更能忍耐高溫,根系粗壯的也一樣,它們可以更多儲藏水分和養分來抵抗惡劣環境。夏季的休眠對栽培來說比較麻煩,只有盡量控制較高的溫度對植物體能的消耗。
  我所建議的夏季做法是:
  1、改變環境要有利於植物克服環境不利因素。根據情況通常遮蔭(65%-75%),去除遮蔭應該等溫度明顯降低的時候(通常在30攝氏度以下)再取消。如果你使用風扇,應該沒有自然風的高溫情況下,連續使用。如果你使用空調或放進空調環境,應該遠離風口,也不要造成溫度短時間內劇烈不斷的變化,在溫度和氣候環境都沒有明顯改變的自然狀況下,盡可能連續使用。
  2、強迫休眠和自然休眠時候,應該盡量減少人工種植環境的突然改變。你不澆水或溫度過高而使植物處於休眠的時候,如果轉移到溫度較低地區,應該考慮植物可能恢復生長所需要的光照和水分的供應。休眠期間植物確實不需要更多的水分和光線,這個時候你要澆水或增加光照可能造成生理性不可逆轉病害。但是如上所說,過多失去水分也可能有害,夜間澆水或噴水可以補充植物水分的缺失。
  3、盡量不要在夏季移植,移植換盆造成的環境改變,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來克服。不要進行切頂等方式的無性繁殖,切忌破壞全部生長點和側芽。不要在休眠期使用化學肥料和控制性藥劑。
  4、特別要保持幼苗土壤的濕度,最起碼保證花盆底部或土壤下層的水分,浸盆可能是個好辦法。
  植物的忍耐程度可能是我們意料之外的,不要過度臆想我們的措施可能對植物更好。保持現有的環境或許更利於植物的適應。
  六、澆水和濕度
  在一部分人的印象中,蘆薈科多肉植物和其它園藝花卉相比是不需要更多水分的,這個錯誤的觀念現在被越來越多的種植者清醒的認識。蘆薈科多肉植物和其它大多數種類的多肉植物一樣需要水分來維持自己正常的生理機能,它們在生長季節甚至比其它花卉需要更多的水分。澆水是很簡單的事情,唯一需要注意的是,每一次澆水要讓盆缽底部有水流出來為止。痛苦的是當你種植的植物越來越多的時候,這個工作也可能變得相當繁重。澆水被新手認為難以掌握的工作,是如何控制好2次澆水之間的間隔,簡單的辦法就是當你覺得土壤表面乾燥的時候,你要警告自己:等一等,再等一天!推遲1-2天澆水對這些植物的生長是沒有害處的。
  土壤表面覆蓋碎石或其它裝飾物的時候,往往不能判斷水分蒸發的速度,通常需要在土壤裡插根竹籤,根據竹籤的濕潤來判斷,還有就是根據整盆重量的改變來觀察。我認為更好的辦法是不需要這些裝飾的石頭,特別是新入手的種植者。
  陰雨天氣不需要多澆水,因為空氣的濕度很大,但是栽培中讓生長季節的植物在中等以下雨量中淋雨,植物可能生長更快,這需要你在實踐中學習,當然完全可以不需要這樣做。炎熱的季節要在夜間補充水分,寒冷的季節要在中午補充水分。當溫度低於0攝氏度或超過40度的時候,需要採取一定措施調節環境並控制澆水,直到完全不澆水而迫使植物休眠來度過惡劣的氣候。
  濕度的需要我沒有認真測量過,這些植物對濕度的適應性還是比較好的。冷涼的季節,可以完全密閉栽培空間,這時候植物生長狀態很好,特別是幼苗期間。炎熱而高濕的環境會有很多病菌孳生,這對植物的傷害很大,這時候就需要通風來降低濕度。通風和保持濕度是相對對立的,保持濕度並通風良好在栽培中很難做到,通常是依賴氣候環境,你只能做到保持其中一種方式而對植物生長最有利。
  向植物噴水來改變小環境的濕度的做法,往往效果並不好,葉面水分並不能很快很好地被植物吸收,植物依舊關閉氣孔來減少蒸騰,在炎熱和寒冷氣候下是有害的,這可能導致植物生理疾病的發生。我感覺噴水在生長季節的好處是清洗葉面的灰塵。多種幾盆植物,並將它們放置在一起,除了方便觀賞,也可以靠彼此的蒸騰來增加環境的濕度,這就是為什麼在種植植物數量較多的時候,植物反而生長的健壯的原因之一。
  七、蘆薈科多肉植物的施肥與病蟲害防治
  首先記住:這些植物不需要太多肥料。施肥並不是必須的,土壤的養分足夠這些植物生長1-2年或更長時間。那些大型的蘆薈等種類可以多施一些,而一些小型的品種在生長季節可以少量施肥。
  這些植物對化肥十分敏感,因為他們的細胞液濃度相對比較低,也不能忍受過高的鹽份含量。我所提倡的是使用有機肥,有機肥不但環保而且更有利於植物吸收。最好不要自己漚制肥料,自己製作肥料可能含有相當多的鹽份而傷害植物。市場上那種有機肥萃取液是相當好的首選肥料,其次是各種製作好有機肥。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配取肥料的時候,要降低使用濃度,我通常按照劑量減少1/2至4/5,薄肥勤施才不會傷害到植物,而且植物會吸收的更快。
  病蟲害的預防工作比根治病蟲害更重要且更簡單。每年在春季或秋季噴施一些殺菌和殺蟲的藥劑是可以起到預防作用,特別是植物種植密度大的時候。當出現植物大量腐爛或發現蟲害的時候,需要到農藥商店購買對症的藥物進行滅殺,並按照說明書的要求進行使用。農藥對植物可能造成傷害,所以你可以先在幾株植物上實施,過段時候後認定植物沒有傷害再全面使用。病蟲害可能對藥物產生耐藥性,最好購買2種不同藥劑輪流使用。
  腐爛:腐爛並不只是由細菌感染造成,植物的生理抗性衰弱往往是造成腐爛的先決條件。改善栽培環境使植物健壯是抵抗多數細菌的感染最好辦法。當發現腐爛的時候,可能已經不可救藥了。蘆薈屬的植物在葉面產生黑斑或腐爛主要是由病毒感染造成的,這時候需要購買殺死病毒的藥物加以控制。如果沒辦法根治病毒,應該遺棄腐爛的植物,包括種植植物的盆和土壤。噴施藥物後如果病情得到控制,應該等植物恢復生長的時候截取頂芽或側芽盡快培育新的植株,這些幼芽是最先擺脫病毒的部位。
  根粉蚧:這種蟲害完全是隨著攜帶害蟲體進入種植者場地的,並會迅速蔓延。凡是新進的植物要徹底檢查有沒有蟲害,並遠離其他植物單獨種植一段時間。根粉疥的成蟲是白色軟體的小蟲,會留下白色粉末裝的東西,吸食植物體液,留下難以恢復的黑斑,並且非常難以根治!必須小心再小心!大多數殺蟲劑都可以滅殺成蟲,但是一部分幼蟲或成蟲會在植物根部潛伏,必須將植物挖起剪除一部分根,並清洗乾淨施上藥物,這對植物的傷害是很大的,所以在換盆的時候需要仔細檢查根部。一旦植物生長不良,可能已經被害蟲侵害嚴重了,必須進行換盆。而一旦發現有一棵植物被感染,需要留意可能更多的植物都遭受害蟲了。

評論 0

  • 暱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