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差對於多肉植物的意義
對於原產南非的多肉植物來說,大多數品種最適宜生長的溫度是在12-28度之間,這個數據應該也正是原產地生長季節的高低平均溫度。
以杭州為代表的江南地區,由於地處南北氣流交匯鬥爭的地帶,經常是冷空氣剛走,副熱帶高壓就佔據了主導。全年能夠維持12-28度的日子只有5、6、10、11大約4個月時間,其他大部分月份不是太冷就是太熱,以至於時常剛脫棉衣就直接過渡到短袖,穿了兩天短袖突然又要穿毛衣了。
這樣的氣候,人勉強可以承受,但是對於植物來說,特別是多肉植物,則是相當麻煩的。有人說,大溫差能夠促進植物生長。沒錯,晝夜溫差的確能夠促進植物生長,但是以天為單位的溫差則不然。
植物生長的好壞,取決於體內養分積累的多少。白天,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個製造養分的過程,在合理的溫度上限內,溫度越高,光合作用越強,製造的養分也就越多。這個過程我們可以看做是對植物養分積累的一個加分過程。
到了晚上,由於沒有光,大多數植物製造養分的生理作用停止,加分為零。但是植物的蒸騰作用還是在繼續。所謂蒸騰作用就是植物依靠環境溫度使葉片蒸發體內的水分,同時靠蒸發作用帶來的虹吸效應,促使根系吸水,這個過程是需要消耗植物體內的養分的,對於植物的養分積累也可以看做是個減分過程。環境溫度越高,蒸騰作用越大,減分越多,所以一天下來植物能積聚多少養分,就取決於白天製造多少,晚上消耗多少。
通過以上的解釋,相信大家應該有了認識。白天溫度越高,植物製造的養分就越多,晚上溫度越低,植物消耗的養分就越少。晝夜溫差的效應就體現在這裡。新疆的葡萄為什麼甜的粘牙?新疆的番茄為什麼能吃出柿子味道?不是巴郎子們勤勞,而是「早穿皮襖午穿紗」的氣候使然。
驟降起伏的氣候對多肉植物的影響
好了,既然知道了這原理,就該明白突然升溫、降溫導致的以天為單位的溫差和晝夜溫差這個兩個概念的區別了。
其實,氣候原因突然的升、降溫,對植物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有極其嚴重的傷害作用,不光會打亂植物的正常生理秩序,還會促使各種意外事故的發生。從生理秩序上來講;比如春天,好不容易氣溫回升了一段時間,植物開始有了生長的跡象,你也已經開始屁顛顛的澆水施肥,忙的不亦樂乎。突然就降溫了,剛長出來的新葉立刻僵在哪裡,不說你澆下去的水,施下去的肥會有什麼後果。光是這片僵住的葉子往後就可能引發你砍頭的衝動。你說你不砍,好,不砍,過幾個月僵葉子開始長了,上面是尖的,下面是圓的,整個一葫蘆造型。這還是好的,索性全部都是這造型還能當個新品種騙騙自己。問題是一圈好葉子就這麼一片葫蘆葉。你說你還砍不砍?再就是意外事故,高溫後突然降溫倒是沒事,南非多肉在短時零下是沒問題的。但是低溫後突然升溫就麻煩了。大冬天的,氣溫突然回升到25度,好好花棚裡悶著的,溫度一下子飆到50度。完了,等你晚上回去,一棚子熱騰騰的粉蒸肉等著你揭蓋呢,除了這些還有病蟲害,真菌等,都和溫度突然的變化有關聯。
溫差能促使多肉植物的生長和營養物資的積累,但是必須是受控的晝夜溫差,天氣突然變化導致的溫差,對植物有害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