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文章(11、12年左右)說到多肉上色,往往將溫差列為三大因素之一(還有兩個是光照和控水),而後來者轉載或者轉述該類文章,也通常都順延這個說法,漸漸的大家也認同了這個說法。聯萌網站裡也有幾篇文章強調上色靠溫差。但實際情況顯著影響多肉上色的是低溫,而不是溫差。
為什麼上色靠溫差說法如此容易流傳。除了早期文章帶節奏之外,溫差上色的說法也顯得非常正確。譬如說溫差大的季節肯定是秋冬,原產地(高原)溫差肯定大,早期認為大棚多肉養的好,為什麼?因為大棚溫差大。從表面現象看,確實是溫差大帶來了多肉的上色,但實際情況是,每一次溫差大的背後,往往是因為低溫更低。除了大棚,大棚可以溫差更大,但沒有低溫更低,而現在不少大棚為了追求上色,選擇的是露養(這也有光照的考量,但也可參考)。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溫差大的背後,往往也代表了光照質量比較好,這點也是容易理解的,冬天的時候,晴天光照比較好,比較暖和,白天氣溫比較高,陰天/雨天的時候,白天就很冷了,而這三者夜晚的低溫通常是差不多的。以喜歡下雨的貴陽為例,最冷的1月份,月均低溫2℃,溫差只有5℃,而同期雲南大部分時候陽光普照,月均低溫4℃,溫差可以有11℃,,(本文的數據全參考自2345天氣網)。看上去溫差大的雲南打敗了溫差小的貴州,但是溫差小的貴州確是可以打敗溫差更大但低溫高得多的其他地區。兩者真正顯著的差別是光照差太多。
許多人可能誤以為自己的城市各個季節溫差差很大,但其實可能沒有,在溫差實際變化不大(甚至反向縮小了)的不同季節,多肉的顏色卻可以差很大。以廈門為例,18年12個月份的月均溫差其實也就5℃-9℃浮動(春天345月份溫差最大),因為夏天太熱的關係還導致夏季的溫差甚至高過了秋季的溫差。
秋季都剛經歷過,多肉開始變色的階段大家都經歷過,溫差實際沒變化多少,但低溫涼快了不少,低溫才是多肉上色的關鍵,對比下月份記錄,差別非常明顯。
2018年廈門9月的平均高溫:31℃,平均低溫:25℃ ,平均溫度溫差是6℃,;廈門11月:平均高溫:23℃ ,平均低溫:18℃,平均溫度溫差是5℃。9月的溫差比11月多1℃,實際多肉的表現是怎麼樣呢?9月的多肉壓根沒法跟11月比,哪怕是拿那些完全沒遮陰過的多肉做對比。低溫不如別人,高溫比別人高,這樣的大溫差,還不如小溫差更利於上色。
大叔9月份的一些多肉,是這種死樣子的。
11月份,是這樣子的。
夏季真熱的城市,同城,養在空調房裡的,哪來的什麼溫差,但空調房只要有適量光照的顏色,是可以勝於養在溫差更大戶外的多肉的。
上面的例子是夏天的,需要考慮到因為高溫的存在,所以可能是因為的高溫的關係降解了花青素導致空有溫差的九月份上不了色。那我們再以冬季為例子。
2017年12月廈門平均高溫:20℃,平均低溫:12℃,平均溫度的溫差是8℃;2018年1月廈門平均高溫:17℃,平均低溫:11℃,平均溫差是6℃。3、4、5月份的溫差則為9℃。
大叔家2017年12月31日的多肉(那會照片拍的少,找下對比照挺難的)
大叔家2018年1月的多肉
18年1月12日拍的照片
18年1月27日拍的照片
18年2月1日拍的照片
18年2月16的銘月
18年3月31的銘月
顏色上部分沒什麼太大差別,但還是隱約可以感覺到溫差小的2月份的顏色是比較好的。而同期2月份的光照質量是差於其它月份,因為晴天不多,在光照已經稍拖後腿的情況下,顏色略增,也夠說明低溫的作用。
PS:其實也有3、4、5月份狀態更好的多肉,因為那幾月份光照質量更好,也較暖和更適合多肉生長,部分秋天種下的多肉在那幾個月份才真正進入生長期,顏色更鮮美,但那些已經種植幾年的多肉,顏色基本在2月份到巔峰。
所以,真正顯著影響多肉上色是低溫,而不是溫差。在低溫差不多的情況下,溫差大的地區多肉肯定顏色更好(因為隱形包含了光照質量更好,光照也是影響多肉上色的一個重要因素),而對同一個地區來說,幾乎可以說,在可以露養的情況下,哪個月份溫度最低,幾乎就是那個月份狀態顏色最好(除非是陰天雨天連著來,光照超級拖後腿)。
溫差和低溫對多肉上色的影響是間接和直接的差別。現在大家基本都知道了,多肉上色主要靠花青素,花青素的含量與碳水化合物的代謝有關,溫差增大有利於碳水化合物(糖)的積累,因為秋冬夜晚低溫,降低了暗呼吸的速率加速了糖的積累,從而促進了花色素甘的合成。溫差大,是這麼間接通過低溫影響到的。而低溫是這麼直接影響花青素的,低溫會誘導花青素甘合成相關基因的表達,提高花青素甘的含量。
PS:溫差大倒更可能影響多肉的胖瘦,白天適量高溫多合成,夜晚低溫少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