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使用過的介質再利用

  ​夏天收穫空盆的同時,還收穫了不少配土介質,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要再重新利用。大叔的個人做法是,一些廉價的配土(椰糠珍珠巖為主的)會考慮直接丟了,一些用了其他顆粒土的會收集起來,倒也沒做什麼特別的處理(就是樓頂放著在桶裡曬一段時間),一部分可能會去種一些皮實的普貨,更多的拿去種其他用土量更大的綠植,譬如說…火龍果,一些新買的多肉一般會用新的介質種植。這是比較粗糙的再回收利用,看看下文作者nirwa教你如何細緻的再使用回收配土。想使用得抓緊了,太陽公公再過段時間就不這麼散發熱量了,利用太陽殺菌是最簡單實用的方法了。

  作者:nirwa,原文地址:使用過的介質再利用

  在種植植物一段時間之後,每隔一段時間(比如一年或更久)植株會因為不斷長大而使原盆器已經裝不太下了,或者為了讓植株有更好的介質環境而成長來換盆。
  在換盆以及換上新介質之後(也有可能是植株因各種原因死了。悄悄的它走了,正如它悄悄的來,它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只留下介質以及盆子…呵~~)便會多出原盆子中的介質,這時該怎麼辦?這些舊介質要全部丟掉嗎?嗯…好像有點浪費,有些看起來好像還好好的,應該可以再度使用吧?呵~的確,在我的想法以及做法,其實這些舊介質有些是可以再回收使用的。
  在瞭解如何再回收介質之前,建議要先瞭解市面上的介質種類。市面上有那麼多種的介質種類,若按照其顆粒軟硬的性質,基本上可分為兩大類:
  這兩大類介質中,一大類是硬質顆粒性介質,比如綠沸石、蘭石或火山石等等,名稱為”xx石”之類便是。它們可以在長期澆水使用下仍可保有顆粒性透氣、疏水的特性,然而它們一般較不利保肥性以及根系生長。另一大類是相對較軟質的土質顆粒性介質,比如赤玉土、鹿沼土等等,名稱為”xx土”之類便是。這類介質的保肥性以及對於根系生長有相當正面的好處。然而在長期澆水使用或根系的生長下,很容易就粉化成粉末而降低了盆中整體的透氣、疏水性。
  多肉用過的配土/介質回收再利用的處理步驟是過篩、滅菌以及去鹽鹼&原植物所殘留的代謝性物質,細述如下:
  過篩使用過的介質
  通常可回收的是硬質顆粒性介質,比如麥飯石、綠沸石、蘭石等等。其他會粉化掉的土質顆粒性介質,比如赤玉土、鹿沼土等等,在一段時間後通常會粉化掉而無法再利用,這時就得過篩,把已粉化的土粉用細目的篩子篩掉後再重新使用。這時記得要將殘留在介質中的舊細根或雜物給挑出來。
  細目的篩子再度登場,登~登~~(可以試試淘寶、五金店購買)
篩子
  對使用過介質滅菌
  殺菌最方便的方法是用持續一段時間的高溫來滅菌,比如用大盤子把介質攤開在陽光下,直接曝曬個十天半個月的(最好每隔一段時間要將介質抖一抖,讓介質顆粒都可以有機會曝曬陽光)利用高溫以及陽光中的紫外線來滅菌,既簡單又不花錢。
  或將硬質顆粒性介質(舊介質中若含土質顆粒性介質則不建議用這方法,因為土質顆粒性介質遇水容易糊掉而無法再使用)用黑色塑膠袋包著密封,再加一點水,這樣的效果會更好。因為黑色塑膠袋可以吸熱而增加袋中介質的最高溫度,而水份可以有”蒸”的效果,若有細菌胞子或蟲體、蟲卵,少量的高溫水氣就更能殺死它們。
  上述的兩個方法(直接曝曬陽光法&包黑色塑膠袋加水法)可以擇一使用,或者先用”直接曝曬陽光法”後,接續再用”包黑色塑膠袋加水法”來更加確保滅菌的完全度。
  若想要更完全一點將介質滅菌的話,可以更功夫些,加熱至更高的溫度來殺菌,根據需處理介質量的多寡,不管是哪一類的介質都可以,有以下兩種方法可以參考:
  1.若是介質比較大量的話,在書上是看過用大的鋁鼎或炒菜鍋(辦桌用來炒菜的那種大小)把舊介質整個丟進去,加一點點水後用蓋子蓋起來,再用文火慢慢加熱個一段時間,偶爾拌炒一下,放涼之後使用,如此便可以達到更高的滅菌程度。
  2.若是介質比較少量的話,除了可以使用不再使用的炒菜鍋直接放在瓦斯爐加熱(文火)上來乾熱滅菌之外,若是介質更少量的話也可以舊介質平均噴上一點點水(介質中含有些微的水氣,這樣微波爐才能有作用),以微波爐中的介質不會產生焦味或者微波爐冒煙、起火爆炸為上限(呵~以可加熱至120度C以上,200度以內),放至微波爐中加熱個幾分鐘(至少2分鐘),放涼之後使用,如此也可以達到更高的滅菌程度。(最好是單獨的烤箱或者微波爐,據說味道經久不散)
  若住家空間有限而不方便曝曬陽光,或用殺菌藥來解決也是可以,可以同時使用殺真菌劑以及殺細菌劑來滅菌,不過除非不得已,我是比較不建議用藥啦~因為除了花錢又可能會對人體以及環境造成影響。
  去鹽鹼以及原植物所留在盆土中的代謝性物
  那些可回收的是硬質顆粒性介質可以泡水或沖水一段時間來溶出或洗出其中的鹽鹼以及原植物所殘留在盆土中的代謝性物質,若覺得有點懶的話,這個部份也可以省略(像我就是屬於有點懶那一型的人,呵~),再經滅菌後便可回收再使用
  最後的步驟是滅菌,這樣可以確保介質是乾淨無菌的狀況,對於新根系的生長會有相當正面的效果,無菌的狀況至少不會使得新根系易腐爛或其他不良的影響。若真的懶得滅菌,以我的經驗來說,似乎也是沒關係的,幾年下來似也沒見到什麼不良反應。不過,可以的話,建議滅菌過程是最好還是做一下比較保險。
  *若回收的介質中含有易粉化的土質顆粒性介質則建議滅菌就好了,否則土質顆粒性介質經沖水或泡水之後,容易糊掉而粉化,粉化後就不能再使用了。
  回收介質再使用之注意事項
  經過處理過後的介質其實也可以當新介質使用,只是每個人的滅菌以及去鹽鹼等步驟效果可能不一,可能還是沒辦法像全新的介質般的無菌以及乾淨就是了。
  這些即便經過處理過後的介質,並不建議用在播種或育苗,因為如上一段所述–每個人的滅菌以及去鹽鹼等步驟效果可能不一,可能還是沒辦法像全新的介質般的無菌以及乾淨。播種常是”潮濕地悶著”來孵苗,若介質滅菌不完全,在潮濕又悶的環境下,一些沒被殺死的菌胞可能又會再度活化而感染了種子或幼苗進而毀了它們,所以想要播種或育苗的話,強烈建議還是用全新且滅菌過後的介質來得安全與保險。
  半新半舊的混用
  處理過後的舊介質也可摻混新介質也可以來使用,這樣可以更環保以及省錢。不過,摻混比例並沒有固定的規定,完全是以個人狀況以及喜好而定。
  若舊介質不經滅菌以及去鹽鹼等步驟處理而直接使用,可不可以?當然可以啦,只是至少再把已經變成粉末的部份篩掉就可使用。那~~不經滅菌以及去鹽鹼等步驟處理就使用,會不會怎樣啊?嗯,那就會增加使用該舊介質的植株根部感染菌體的危險性,以及可能對新植株生長的影響羅,如此而已。若要使用不處理的過篩舊介質,建議混用一半新、一半舊的介質,若舊介質真的帶菌的話,可以使帶菌介質的比例下降,減少根部感染的機會;另外,舊介質中的鹽鹼或其他舊植株的代謝物質濃度也會跟著下降,對使用新植株的影響也比較小些。
  若原本植株是因根部爛掉的原因而死亡者,其舊介質中已含菌的可能性極高,建議還是滅菌之後再行使用,不要為了省小錢而折損植株才好。另外,若在換盆時發現原植株根部有蟲體(例如介殼蟲)的跡象,其介質最好經過滅菌那道手續之後再行使用,滅菌的那道手續通常可以順便殺死混藏在介質中的蟲體以及蟲卵。
  一些強健種對於介質的要求通常較不高(換一種說法是忍受力較好),所以用未經處理的舊介質也是ok的,但,有時候也沒必要省那點小小的錢。目前的一些介質價格其實也相當便宜了,不過,若種一些對介質的要求不那麼高的品種,比如龍舌蘭之類的某些品種,其實也不用那麼在意啦,有得用就好了。
  我個人的做法
  我是屬於比較懶那一型的,再加上家裡空間也是比較小,所以舊介質只有過篩篩出粉塵以及顆粒大小之後,便與新介質混合來使用,並沒有經「滅菌」以及「去鹽鹼以及原植物殘留的代謝性物質」這兩道程序。這樣子做目前似乎沒什麼問題產生,可能是我介質基本上是屬於比較疏水的,所以雜菌應該比較少會生長在水乾得比較快的介質中的原因。所以懶人的做法是至少要過篩,其他兩道程序都可以省略,哈~
  罕見或價格貴一點的植株,我幾乎都是使用全新介質。若剩有過篩後的舊介質沒用完,則就使用半新半舊的混合介質在較常見或普通一點的植株上面;若當時沒有剩舊介質,還是會用全新介質的羅。
  畢竟與罕見或較貴的植株價格來比較,介質還是相對較便宜,因為栽種植物的過程,通常有價值(金錢價值、欣賞價值或花友個人心目中的價值等等)的是植株本身,而不是介質,一棵喜歡的品種植株有時就可以買好~~幾包介質了。更何況有些植株是可遇不可求,萬一因介質的關係而種死了,為了省小錢而折損植株可真的是划不來且令人扼腕的事。
  至於播種及育苗怎麼辦?我當然是用全新且滅菌(用藥劑預防)的介質羅。這個很簡單,只要當你失敗個幾次之後(播種盒子中的介質在悶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慢慢開始長出黴菌絲或小青苔,逐漸地把種子或小苗給吃掉或淹沒),自然而然就會學乖了,呵呵~。

評論 0

  • 暱稱 (必填)
  • 郵箱 (必填)
  • 網址